【出處一】千槌膏,出自《魯府禁方·卷四·寧集·癰疽》
【組成】蓖麻子100克,杏仁500克,黃香1200克,黃丹、沒藥各60克,乳香90克,輕粉30克,麝香(現用人工麝香)6克。
【制法】將上述藥物在端午節午時用棒槌搗研千遍,貯存于瓷器中,備用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清熱解毒,散結消腫。
【適應證】無名腫毒,發背初起者。
【用法用量】取適量,攤涂在絹布上,敷瘡。
【說明】方中黃丹、輕粉有毒。
【出處二】千槌膏,出自《驗方新編·卷二十四·外科敷貼匯方》
【組成】木鱉肉5枚,巴豆肉5粒,蓖麻仁35克,杏仁、乳香、沒藥各10克,銅綠5克,凈松香200克。
【制法】將上藥共入石臼內槌數千下,待成膏時,取浸水中,隨瘡尺小,捻作薄片,敷貼瘡上,用紗布蓋之。
【禁忌證】實熱證不宜。
最近更新時間:2021-12-16